8月17日,,沙野(左)和崔帥觀察玉米根須樣本。
8月正值東北黑土地上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在位于世界“黃金玉米帶”上的吉林省梨樹縣,,“90后”在讀博士生沙野和崔帥,每天深入四棵樹鄉(xiāng)三棵樹村玉米田里,頂著烈日進行植株相關數據采集。
沙野和崔帥分別來自中國農業(yè)大學和吉林農業(yè)大學。每年4月到11月,,他們都會來到位于三棵樹村的“科技小院”,今年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他們一邊進行科研,,一邊向當地農民推廣農業(yè)技術。沙野說:“我們的暑假都是與玉米,、黑土一起度過的,。”
2009年,,中國農業(yè)大學,、吉林農業(yè)大學與梨樹縣共同成立“科技小院”,眾多和沙野,、崔帥一樣的農業(yè)相關專業(yè)青年大學生分批來到這里,,扎根黑土地、保護黑土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暑假就快結束,小院試驗田里的玉米豐收在望,,又一批極具科研價值的數據即將“出爐”,。沙野說,他們要為國家的糧食安全,、農民增產豐收貢獻一份力量,。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