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弘揚精神力量 矢志創(chuàng)新發(fā)展——聚焦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5月24日至31日是全國科技活動周,,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連日來,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科技活動,,激發(fā)全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信心,為建設科技強國目標努力奮斗,。
-
聚天下英才 當科創(chuàng)尖兵——寫在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之際
在中國科學院腦智卓越中心,,研究員張鐵林跨界融合,從腦科學中探尋人工智能技術新路徑,;在大模型社區(qū),,無問芯穹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夏立雪連接起大模型與AI芯片,讓買算力像“逛超市”一樣容易,;在上海市科委,,項目經理人團隊的王薇成為“鏈手”,,全鏈條助力未來產業(yè)培育……一個個青春勃發(fā)的身姿,匯聚在開放包容的大上海,,勇挑大梁,,勇當尖兵,為建設上海國際科創(chuàng)中心,、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產業(yè)的制高點,,埋頭苦干,只爭朝夕,。
-
2025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講述藏品背后的科學家故事
“兩彈一星”元勛在核試驗基地的合影,、病毒學專家侯云德的入黨志愿書手稿、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的“八一勛章”……2025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30日在京舉行,,通過講述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藏品背后的故事,,生動展現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踐行科學家精神的鮮活形象。
-
科技報國的時代答卷丨堅守農業(yè)之“芯”:良種芯的攻堅之路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光溫資源豐富,,是傳統的粳稻種植區(qū),“小站稻”更是遠近聞名,。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天津水稻遭遇病蟲害,,水稻大量減產,,這讓于福安寢食難安。從那時起,,“育一粒好種”就成為他畢生的追求,。
-
科技報國的時代答卷丨守護民生之“芯”:黃瓜“芯”的創(chuàng)新征途
夏日炎炎,在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試驗基地,,正值黃瓜選種期,,57歲的韓毅科起早貪黑、汗流浹背,,幾乎“扎”在了黃瓜地里,。從數以千計的育種材料里優(yōu)中選優(yōu),是這位黃瓜育種專家樂此不疲的事業(yè),。
-
科技報國的時代答卷丨鑄就航天之“芯”:精密芯的毫厘匠心
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記者來到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這里是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胖五”的一個重要誕生地,。在這里我們見到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今年36歲的航天匠人姚亞超。
-
記者手記:在科技強國建設中勇擔重任
“要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夯實基礎研究根基”“在勇擔科技報國使命中做‘破題者’和‘解題者’”“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70周年之際,,系列座談、研討相關活動陸續(xù)開展,,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話語擲地有聲,、令人振奮。
-
凡人微光|當代科研人的“硬核浪漫”
玩轉海陸空——他們讓“科幻”照進現實,。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給TA們點贊!
-
九旬院士林皋:70載為國筑壩
從白山黑水到巴山蜀水,,作為水利工程與地震工程專家和我國抗震學科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70多年來,林皋在我國多項重點水利工程及核電站建設一線詮釋為國筑壩的初心,?!?949年10月1日,我作為清華大學的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親眼見證開國大典,?!绷指拚f,“我立下誓言,,要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報效偉大的祖國?!?
-
從幾十公里到4億公里 漫漫征途六十三載
今年85歲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研究員劉嘉興,從1962年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雷達,、通信和航天測控的研制工作直到今天。六十三年來,,劉嘉興與同事們一起,,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科技創(chuàng)新。
-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 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研發(fā)載人深潛裝備,、探索電磁兼容奧秘,、助力干旱區(qū)生態(tài)保護……他們奮戰(zhàn)在科研一線,矢志創(chuàng)新,、銳意攻關,,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新華時評丨讓精神之光照亮創(chuàng)新之路
從“兩彈一星”到“嫦娥”“天問”,,從“天眼”問天到萬米深潛……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起一座座科技創(chuàng)新的豐碑,也鑄就了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這種精神力量,讓中國科學家在面對“無人區(qū)”時勇毅前行,、執(zhí)著追問,。
-
我國基本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44.07%
第十四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15.37%,;基本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為44.07%,,人口規(guī)模達4.4億,為國家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一步夯實勞動力基礎,。在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國科協27日公布了這一信息。
-
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將組織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等系列活動
記者從中國科協5月22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今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將組織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等系列群眾性科學技術活動,,形成多層級、廣覆蓋的主題活動矩陣,,激發(fā)全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
-
科學大講堂傳遞科技創(chuàng)新“火種”
在地下2400米的深度如何觀測宇宙?中國高鐵為何能跑出世界第一的運營速度,?腦機接口未來是否能人人接入,?……5月24日,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到來之際,,在四川成都舉辦的一場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上,,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航天員葉光富,、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岳騫等科學“大咖”登臺演講,,講解科技前沿話題。
-
點亮孩子們心中的“科技”明燈
在近日舉辦的2025北京科技周啟動活動暨第二十一屆“自動化之光”公眾科學日現場,,眾多中小學生和科技愛好者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體驗,,享受這場以人工智能應用為主的科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