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内瓦3月29日电(记者王其冰)中国裁军大使沈健28日出席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办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国际研讨会,阐述中方对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形势的看法及政策主张。
沈健指出,主要大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互信缺失,个别大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量身定制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措施,打击所谓战略竞争对手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果国际社会放任这一趋势发展,将严重阻碍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应对人工智能安全挑战的努力,同时增加人工智能军事运用领域误解误判风险,导致相关国际治理愈发政治化、碎片化。
沈健表示,面对风险挑战,中方2023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导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对话合作凝聚共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方推动联大协商一致通过由140多个会员国联署的人工智能决议,并积极开展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努力,包括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举办首届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会,同赞比亚等国成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等。
沈健强调,国际社会应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促进人工智能普惠向善,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各国应避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摒弃“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错误做法;支持联合国发挥全球治理主渠道作用,在公平和非歧视性原则基础上,促进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保障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和平利用科技权利;慎重负责研发人工智能军事技术,避免将其作为发动战争、谋求霸权的工具,持续凝聚共识,促进相关全球治理进程。
作为联合国裁军研究所2024年启动的多年期“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圆桌会(RAISE)”项目的一部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国际研讨会首次举办,旨在汇聚政府、产业界、学术机构、民间社会组织等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应对人工智能对国际安全的复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