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7月7日電 題為《教育與愛國》的紀錄片在日本上映已有一個多月,,但在日本東京一家電影院內(nèi),,能容納百人的小影廳依然幾乎座無虛席,。新華社記者看到,,觀眾中有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也有三四十歲的青壯年,。107分鐘放映時間內(nèi),,鮮有人交談,。然而,,越是在如此安靜的氛圍中,,日本歷史教科書執(zhí)筆者伊藤隆在片中的大放厥詞顯得越發(fā)刺耳:“從歷史中能學什么?根本沒必要學,!”
這部紀錄片由跟蹤報道日本教育多年的資深記者齊加尚代執(zhí)導,,聚焦日本政界如何通過篡改教科書歪曲歷史,又如何施壓學校和教師,。片中多個真實事例令人深感震驚和憤怒,。
第一,篡改歷史教科書,。
據(jù)日本知名教材出版社“日本書籍”公司前核心編輯池田剛介紹,,他們當年編纂的中學歷史教材曾是日本采用量最高的教科書,但該公司2000年前后在新版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添加了由歷史專家吉田裕教授執(zhí)筆的關于“慰安婦”的史實表述,,未能通過日本教材審查機構(gòu)審核,。幾乎所有學校都不再使用他們的教材,公司被迫破產(chǎn),。“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等日本右翼組織把這家公司的破產(chǎn)視為他們的重大勝利,。
日本媒體對于紀錄片《教育與愛國》報道的視頻截屏。
不僅如此,,劣幣還驅(qū)逐良幣,。片中展示了8個版本日本中學目前使用的歷史教科書,只有一個版本提到了“南京大屠殺”,,用的詞匯是“南京事件”,。其中,出版機構(gòu)“自由社”和“育鵬社”編纂的歷史教材都是由“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所督導完成,?!白杂缮纭卑姹镜慕炭茣鴽]有提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歷史,?!坝i社”版本的教科書就是由上文提到的伊藤隆執(zhí)筆。一個叫囂“歷史沒必要學”的人,,能編纂出怎樣的歷史教材,,恐怕不難想象!更令人瞠目的是,這兩個版本的教科書目前為日本大城市多數(shù)學校采用,。
紀錄片《教育與愛國》的相關書籍中展示伊藤隆稱“歷史沒必要學”的畫面,。
第二,打壓良心教師,。
2019年,,大阪府吹田市一所中學的骨干教師平井美津子在課堂上講述了慰安婦史實,并請學生寫下感受,。當時,,就有日媒斷章取義地進行報道。日本右翼勢力對良心教師的討伐之聲四起,。
時任大阪市長吉村洋文先是在社交媒體上對這名女教師展開攻擊,,隨后又在記者會上公開叫囂:“上課時干嘛說慰安婦?《學習指導要領》中沒列這個內(nèi)容,,經(jīng)過審查的教科書里也沒這個內(nèi)容,。對學生講這種東西,不是在浪費上課時間嗎,?”
日本媒體對平井美津子授課的報道,。(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第三,日本政界打著“愛國”旗號施壓教育界,。
為何從歷史教科書執(zhí)筆者到地方官員,,都能毫無顧忌地發(fā)出公然否認歷史的聲音?紀錄片認為,,深層次原因在于安倍政府打著所謂的“愛國”旗號,,在教育審查、教育改革等環(huán)節(jié)施加政治影響力,,妄圖歪曲歷史,。比如,2012年2月26日,,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在大阪舉行的教育改革會議上就宣稱“必須從教育一線開始改變”,。
2014年,安倍政府再次修改對教科書的審查標準,,對社會學科類教科書新增兩條引人注目的審查標準——不對特定事件過多強調(diào),,教材表述原則上應以政府決定等為依據(jù)。舉例來說,,就是遵照這樣的“依據(jù)”,,當前多數(shù)日本歷史教材對南京大屠殺等特定歷史事件只字不提,2021年還進一步將“慰安婦”“強征”等表述徹底抹去,。
觀影結(jié)束后,,一名日本中年女觀眾遲遲沒有走出電影院,而是繼續(xù)認真觀看展板上關于影片的相關報道。她告訴記者,,自己以前上學時還是聽中學老師講了不少相關歷史,,但她實在沒想到日本教科書如今變成了這樣,她為自己的孩子感到擔憂,。
一些網(wǎng)友在影片介紹的網(wǎng)頁上留言批評篡改歷史的做法,。
有網(wǎng)友留言:“矮小化歷史、掩蓋歷史的做法就是在剝奪孩子學習的權(quán)利,。”
還有人留言:“如果不接受真實正確的歷史教育,,孩子們將來可能在世界上做出令人深感恥辱的事,。”
曾任日本文部科學事務次官的前川喜平留言:“政客正打著愛國旗號不恰當?shù)刂浣逃?,再放任下去日本就要回?945年前,。”
以史為鑒才能不重蹈覆轍,。強行篡改對日本下一代的歷史教育,,這是要將日本的未來引向何方?(編輯:王玉玨,、孫浩,、程大雨)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