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心医院影像科王志群:肩负重任,敬畏生命-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03 15:20:01
来源:新华网

航天中心医院影像科王志群:肩负重任,敬畏生命

字体:

  影像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重要科室,其诊断结果将直接决定临床的诊疗方案。近日刚荣获第九届“北京优秀医师”称号的航天中心医院影像科主任王志群认为,影像科医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重大,需要医生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从医多年,王志群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用心服务患者,始终践行他的理念。

  认真负责 守护患者

  医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对患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医多年,王志群始终强调,秉承着对每个患者生命负责的态度,才是一个好医生真正该做的。

  为此,他带领影像科不断学习和积累临床经验,提高对影像质量的要求和判断标准,积极参与会诊和病例讨论会来降低误诊率。如今,王志群已熟练掌握普通放射、遥控胃肠、CT、磁共振、核医学相关影像技术,熟悉全身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尤其擅长神经影像诊断。

  “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王志群说。

  近年来,王志群致力于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变性病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评估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对于深入理解老年痴呆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此外,他还创建了老年痴呆影像数据库,并与国内外专家建立了密切联系,开展了深度科研合作。

  在他的带领下,影像科年完成检查例数40余万人次,其中CT27万人次,MRI近6万人次,DR10万人次,临床诊断病理符合率达95%以上,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实现了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快速发展。

  与时俱进 应对变化

  医学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这要求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应对医学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深耕临床一线,王志群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诊断水平。

  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渗透到各个行业,医学界也不例外。身为科主任,王志群带领科室在人工智能影像方面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在肺结节检测、冠脉CTA、头颈CTA、脑卒中定量分析等方面拓展了临床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王志群说,AI算法可以识别出微小的病变,这种能力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精准度。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预后因素等,为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他,还先后承担首医、北中医、北医本科生理论课教学,担任副教授,为医学界培育影像科后备军。“年轻人是科室乃至国家的未来,科室需要在未来不断引进和培养优秀医生才能生生不息。”

  强化合作 协同发展

  “作为一名优秀医生,需要与各个单位、岗位的医护人员沟通,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王志群说,“协作能力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王志群带领科室与多家医院建立联系。为整合资源、协同发展,他于2021年带领影像科团队牵头成立了航天医科影像联盟,集合了30余家医院,组织多次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并先后安排多名骨干到承德分院、武清航天医院、沈阳航天医院影像科担任执行主任,输出科室管理理念和技术能力。

  2023年,科室进一步牵头成立通用健康影像联盟,王志群担任联盟主任委员,整合了集团内部300余家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相关章程和工作方案,科室工作得到了全面拓展。

  多方面的荣誉也代表了对王志群工作的认可: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创新三等奖、通用技术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天十大健康卫士等。2021年,王志群入选影像领域全国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榜,2023年,他入选通用技术集团首届远航计划领军专家。

  “此次荣获北京优秀医师奖,对我来说是激励更是鞭策。”王志群说,回顾从医之路,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作为一名医生,在医学的殿堂里,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未来,我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带领航天中心医院影像科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纠错】 【责任编辑:兰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