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6日電(記者張建松)如何讓失效的衛(wèi)星或火箭艙段重返大氣層銷毀,減少太空污染,、保護太空環(huán)境,?我國航天科研人員最新研制的“離軌帆”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6月23日,,長征二號丁遙六十四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6月26日,由八院805所自主研制,、配置于火箭載荷艙上的離軌系統(tǒng),,在太空順利展開離軌帆裝置。這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離軌帆產(chǎn)品,,也是國際上首次將離軌帆應用于運載火箭的艙段,。
離軌帆地面試驗動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
“所謂離軌帆,,形象地說好比在太空放一只‘大風箏’,,由這只‘大風箏’牽引控制著衛(wèi)星或火箭艙段,在預計的失效時間內重返大氣層銷毀,,釋放出寶貴的軌道資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5所所長,、二丁火箭總體設計師李懿德介紹說,。
據(jù)介紹,此次配置在長征二號丁遙六十四運載火箭載荷艙的離軌帆,,借助彈性展開機構,,完全展開狀態(tài)下的帆面面積達25m2。帆面材料極為纖薄,,通過精確地折疊設計和高密度壓緊,,帆面能夠收納成極小的體積。
離軌帆是當今國際航天領域的研究熱點,,八院805所空間結構與機構技術實驗室深耕十余年,,已由預研成果轉化為工程應用。2019年,,八院科研團隊在我國微納衛(wèi)星“金牛座”首次進行了標配式離軌帆技術驗證,,取得顯著的離軌效果;此后,,又為“齊魯四號”“佛山一號”“天樞一號”“金紫荊二號”等多顆商業(yè)衛(wèi)星配套了離軌帆,,實現(xiàn)了該技術的應用推廣。
長征二號丁遙六十四運載火箭載荷艙的離軌帆在太空展開情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