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在博鳌亚洲论坛思客会上,嘉宾围绕“AI普惠化发展的中国路径”这一主题,深度探讨中国如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普惠化发展提供中国路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对话中表示,不同城市发展人工智能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企业是很聪明的,它会根据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自主决定其业务布局。在此过程中,各地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生态。
思客:什么样的城市更能吸引人工智能企业?
郑永年: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现象产生后,好像每一个大城市都在问“为什么是杭州不是我”。其实,不同城市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各有特色,且存在一定分工,这源于各个城市不同的比较优势。例如,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多依托中小型企业,像宇树科技这样的企业只是“冰山一角”。再比如深圳拥有坚实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像华为、比亚迪、腾讯这样的人工智能“大型使用者”,也有一批中小型企业在蓬勃发展。
总之,企业是很聪明的,它会根据城市各自的优势自主决定其业务布局,比如把哪一部分放在杭州,把哪一部分放在深圳,或者把哪一部分放在另外的城市。这是企业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自主决策,政府决定不了。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生态,人工智能的产业业态则要由企业自行去构建。
思客:当前AI技术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郑永年:当前已经进入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这一次产业革命将围绕人工智能展开。人类创造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影响人类,这种程度的相互影响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对人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以往我们常说“先人工后智能”,以ChatGPT、Deepseek为例,它们都依赖人为其“喂料”。比如,人们会将过往的科研论文输入其中。这里的“料”是人类自行生成的。到现在为止,可以说人类社会积累的所有知识几乎都已被“喂”给人工智能。那么,未来人工智能面临的关键问题便是:新的信息从何而来?答案是合成信息。包括人与人工智能互动、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产生的信息都是合成信息。但直到今天,合成信息中的许多运作机制仍是未解之谜。比如,我们都知道“阿尔法狗”和人类职业棋手下围棋,并战胜了对手,但我们还不真正知道它是如何推理运作的。因此,如何管控合成信息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普惠化,特别是Deepseek的出现,展现出人工智能平民化的可能,但也增加了人工智能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引发了“人工智残”的风险。就像我们现在用电脑打字多了,写起字来就会提笔忘字。如果人工智能被过度使用,或者很多事情都是人工智能帮人做思考的话,人类的大脑肯定会退化。因此,怎么预防“人工智残”是保障人工智能安全的重要环节。
思客:未来全球AI治理如何平衡发展与安全?
郑永年: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发展与安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无论是中国、欧洲、还是美国,各方一致认可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但三方在治理路径上呈现出显著差异。美国选择“发展优先”模式,在联邦政府层面缺乏完善的人工智能监管体系,主要依靠总统行政命令,法律约束力有限。欧洲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保障安全对人工智能实施过度监管。中国则探索出中间道路,既注重发展也注重安全。这种动态平衡在监管力度上强于美国,在发展活力上优于欧洲。从长远来看,美国未来极有可能需要借鉴我们的监管技术。
另外,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存在两种安全风险:一是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滥用,二是人工智能在国与国之间的武器化使用。为此,国际社会需加强协调配合,避免人工智能管控不当造成毁灭性后果。
策划:刘加文 刘洪
监制:唐心怡 周旋
记者:马宇聪
编辑:张琦
摄像:张瑜 王雯君
制作:仇炳宸 李权 朱少杰 王亚婧
统筹:杨柳 崔祎璁 赵玉和 郭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