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坐落于闽地之东南,山环水抱之下的建城史保存着经久不息的历史文脉,滋育了勤劳勇敢的人民。
漫步在漳州古城,红砖古厝、飞檐微翘、精美木雕,无不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漳州在历史上是闽西南的政治经济中心,粤广北上京畿必经此处,因此城市发展迅速。漳州经济不断腾飞,逐渐拥有了“百工鳞集”、“机杼炉锤”交响的商业和手工业。21世纪的历史古城,古韵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新潮相互融合。正是在此背景下,漳州与核电迎来了“最美的相遇”。
漳州核电全景
漳州核电站位于漳州市云霄县。云霄县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宜人、旅游资源独特。这里还是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
海边的漳州能源
漳州核电站选址于云霄县列屿镇东山湾,这里地质构造稳定,是得天独厚的避风港,为核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奠定基础。核电与漳州结缘始于2007年项目前期工作意向书的签订。2011年,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10月,国家核安全局颁发1、2号机组建造许可证。2023年10月31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华龙一号”首个批量化建设项目——漳州核电1号机组冷态功能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该机组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漳州核电见证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内穹顶成功吊装,这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塔吊舞动于建筑工地
漳州核电站是福建省首个在项目起始阶段就按照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论证的成熟沿海厂址。项目抓住“华龙一号”技术路线的机遇,准确把握了核电自主核心技术发展的趋势,成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首个项目。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机型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720万千瓦。其中一期工程(1、2号机组)已开工建设,二期工程(3、4号机组)也于2022年9月13日获项目核准。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超500亿千瓦时,有利于进一步满足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在核电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漳州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电站与生态“核”睦相处的图画,正在漳江口徐徐展开。
远处漳州能源华龙一号1、2号机组正在建设
2023年10月31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工程”)总承包的“华龙一号”首个批量化建设项目——漳州核电1号机组冷态功能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
擦亮“中国名片”,带动中国产业升级。据相关报道,“华龙一号”实现了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关键设备在内的411台设备的国产化,推进了核电技术与设备的独立自主。在批量化建设阶段,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中的5300多家企业。
漳州核电站的成功建设,将为云霄的产业布局优化作出有力支撑。云霄县正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漳州核电站将在这一轮的产业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支撑福建现代化转型的进一步推进。
漳州,这座千年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无数的沧桑与辉煌。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漳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坚定的步伐,核电与古城在这里和谐共生,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