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正義在左,、邪惡在右,,一念之差也許就是一生之遙,?!弊骷衣愤b的這句話,,在《狂飆》的熱度中再次引發(fā)共鳴,。
作為中央政法委指導創(chuàng)作的掃黑題材系列劇作之一,,《狂飆》通過正,、反兩派人物長達20年的角力,講述了一起起驚心動魄的掃黑大案,,全景式描摹了一組政法干警群像,。
該劇在央視播出期間收視率全國第一,豆瓣評分高達9.1,?!皠∏楦吣堋薄疤貏e真實”“正義永不缺席”等,成為劇集彈幕和網友評論的高頻詞句,。
《狂飆》何以“狂飆”,?撥開作品的藝術維度,不難發(fā)現打擊犯罪的難度和政法工作的深度,,更彰顯了國家不斷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的決心和力度,。
記者獨家采訪了該劇的投資方、制片人,、導演,、演員等,邀請多位政法專家及一線公安干警,,揭秘《狂飆》來龍去脈,,為推進掃黑除惡常態(tài)化凝聚合力。
■訪談嘉賓
徐 泰:《狂飆》制片人
徐紀周:《狂飆》導演
令 卓:《狂飆》中陸寒警官的扮演者
柯金鋒:浙江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浙江文化藝術發(fā)展基金管理中心負責人
徐 康:浙江東陽留白影視文化公司創(chuàng)始人
王 娜: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
丁光飛:浙江新時代楓橋經驗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
楊健哲: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越城區(qū)分局黨委委員,、刑偵大隊大隊長
陸志峰: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飆戲:“每一個人物都是縮影,每一個人物都很立體”
電視劇《狂飆》是浙江省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重點資助項目,,由浙江東陽留白影視文化公司參與聯合制作,。2019年,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推進,,導演徐紀周接到了拍攝任務,。2020年開始劇本創(chuàng)作,2021年9月26日開機,,2022年1月18日殺青,。
——是什么成就了此劇叫好又叫座,?
丁光飛:轉型期的社會充滿張力,公平和安全成為大多數人的關注焦點,。2018年以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的成果,全國人民感受深刻,、高度認同,。劇中以安欣為代表的一眾政法和公安干警形象,正義感“拉滿”又不乏普通人的“愛恨情仇”,,牢牢把握住了新時代英雄人物的精神特質,。
王娜:《狂飆》這部劇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立體感,主題契合主旋律和社會公眾的期待,,與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加快治理現代化體系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的主題契合,,也符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期待與訴求,。
柯金鋒:在投資評審環(huán)節(jié),《狂飆》就呈現出了較好的藝術品相,,獲得了專家組的一致認可,。這部劇有三個特點:一是題材類型創(chuàng)新,二是具有良好的宣傳教育意義,,三是創(chuàng)作團隊有實力,。作為基金重點項目,我們給予了全流程的創(chuàng)作支持,、服務保障,。
徐紀周: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是縮影,每一個人物都很立體,。我們選演員要求有一定的生活閱歷,,看這個人的狀態(tài)是否跟角色相契合。演員有足夠豐富的生活閱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駕馭角色,。
令卓:劇組帶我們進行了非常細致的警務訓練,幫助我們從動作和心理上貼近人民警察,,我也梳理了劇本,、補全了劇本里沒有體現出的人物心路歷程。對于罪惡決不姑息,,堅守法律紅線絕不妥協(xié),,這是我們想要重點表達的,。
——為何說是傳統(tǒng)題材的突破?
柯金鋒:《狂飆》在題材尺度把握,、人物塑造,、敘事風格等多方面都做出了創(chuàng)新嘗試,對比“傳統(tǒng)”反黑題材來說是一種突破,。一方面是對于黑惡勢力,、內部瘡面的無情揭露,,以及對于造成人物悲劇性原因的深刻揭示,。聚焦關鍵角色的人生歷程和前后對比,打破臉譜化,、刻板化的人物塑造,。最后是演技過硬?!皩嵙ε伞毖輪T張譯,、“戲癡”張頌文,加上張志堅,、吳剛,、倪大紅等一大批老戲骨聯袂演繹,全員飆戲讓觀眾直呼過癮,。
徐紀周:我覺得就是要把大家可能看不懂,、不理解的一些事生動地講出來。劇本寫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勝利,,掃黑除惡進入常態(tài)化。為了更好地契合這個節(jié)點,,我們及時融入這方面的內容,。像“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有黑無傘”“黑大傘小”“倒查20年”“刀刃向內”這些詞,我們通過學習了解,,做功課,,看大量卷宗、采訪一線政法干警,,把這些詞的內容通過畫面,、劇情呈現出來。拍老百姓看得懂,、聽得懂的劇,,就是流量密碼。
徐康:這部劇想表達的話題很深刻,,這是這類題材最大的挑戰(zhàn),。我們在相關部委的指導下,,努力塑造出一個內容深刻、商業(yè)性好的藝術作品,。
——戲劇表現對比現實的政法工作有何異同,?
楊健哲:這個劇拍得比較真實,劇情發(fā)展和現實中處置黑惡案件比較相似,。黑惡案件調查為什么難,?一是取證困難,很多事情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二是被害人配合度往往比較低,,怕被打擊報復。當然,,電視劇也有很多演繹成分,,比如現實中絕大多數刑警都是不求名利、不忘初心的,。還有,,“臥底”沒那么簡單,這部劇里的臥底我們一看就看出來了,。
陸志峰:這部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安機關辦理案件的真實情況,。民警在審訊過程中與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過程、偵查員面臨高強度的辦案工作壓力以及公安機關正規(guī)化的執(zhí)法程序在劇中都有體現,,翻供的情況在現實工作環(huán)境中也很常見,。當然,民警日常辦案過程中所面對的犯罪嫌疑人,,比電視劇里的“壞人”更為兇殘和狡猾,,偵查員獲取有關違法犯罪證據的難度也更大,對民警職業(yè)能力的要求也更多元化,。
徐泰:我們的根本目的是要告訴大家什么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真正的政法隊伍是怎么工作的。想要告訴大家如何分辨有組織犯罪,,什么叫做黑惡勢力,,讓觀眾增強法律意識。
我們也講了真實的人性,,比如反派高啟強,,為了得到幫助家人開店的兩萬塊錢,去干了一些壞事,,就是因為這些小惡小壞,,導致他一步一步地陷進去、出不來。所以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揭露:“城市另一面的黑暗,讓人始料未及”
“這城市另一面的黑暗面讓我始料未及,,支撐我堅持下去的是譚思言身上像你一樣的執(zhí)拗,,就像黑暗里閃光的螢火蟲……”這是《狂飆》中刑警李響留給安欣遺書中的一段話。有評論認為,,眾多案件細節(jié)的演繹和重現令人觸目驚心,,為了“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現實遠比電視劇更加復雜和殘酷,。
——如何評價對黑惡勢力“原型”的揭露,?
據悉,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作出開展為期三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大決策部署,。三年間,全國共打掉涉黑組織3644個,,涉惡犯罪集團1167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3.7萬名,處置生效涉黑涉惡案件資產1462億元……劇中高啟強這一角色有多個原型人物,,都是來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破獲的涉黑案,,其中包括黑龍江“李氏兄弟”涉黑案、遼寧大連徐長元涉黑案,、廣東茂名曾仕權涉黑案等,。
徐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波一波的涉黑團伙被打掉,,我們試圖在電視劇上做一個集中展現,。小到菜市場里收保護費,大到命案,,我們想用文藝作品闡釋黨中央為什么要下大力氣去做“掃黑除惡”這件事,。
王娜:黑惡勢力的發(fā)展、保護傘的形成,,包括高啟強等角色的所作所為,,都可以在已經公開發(fā)布的案例中找到原型和影子。劇中有關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掃黑除惡常態(tài)化與現實符合,。這部劇告訴我們,黑惡勢力不是一天形成的,貪婪,、欲望,、權勢、沖動都有可能是激發(fā)惡行和犯罪的因素,,而法治化是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正義雖然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狂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維度橫跨2000年至2020年,。20年飛速發(fā)展,,發(fā)展意味著變化,伴隨著問題,,牽扯著改革,,特別是圍繞如何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時代命題,。
徐紀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倒查20年、刀刃向內,,有一些案件觸目驚心,,而倒查20年正好要回溯到千禧年之初。我就把一部戲當三部戲來拍,,選擇了2000年,、2006年、2021年作為時間節(jié)點,。京海其實是過去20年中國內陸城市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我把我們認知的社會生態(tài)、權力架構,、基層政治生態(tài)等都盡量放進去了,,告訴大家“黑”從哪兒來的,為什么要掃黑除惡,,為什么要常態(tài)化,。黑惡勢力如果不常態(tài)化打擊,它會不斷滋長,。這樣觀眾才能看明白,。
陸志峰:黨的十八大以來,掃黑除惡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F在老百姓不再需要為溫飽發(fā)愁,,更加關注安全感,這是更高層次的需求,。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到“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狂飆》讓全國觀眾看到,,中央掃黑除惡、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的決心和行動一路“狂飆”,、永不停歇,。
出擊:刮骨療毒、刀刃向內,,掃黑除惡永遠在路上
有評論認為,,《狂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人性本身、職場生態(tài)以及社會現實,,讓人隔著屏幕感覺“既那么遠,,又這么近”。兩個主角之間的沖突事實上也是法治社會和人情社會的沖撞,。辦事靠關系,、出門靠打點,在高啟強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依法辦事,、依規(guī)辦事,則是安欣警官信奉的準則,。
——當人情遇上法律,,路在何方?
徐泰:我覺得“復雜”是這個戲特別的地方,。人的復雜,、人物關系的復雜,、事情的復雜……我們想讓大家覺得有真實性和共鳴性,。比如“保護傘”的問題,很多時候當你可能打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非常大的問題,,提供非常大的便利的時候,,你怎么做選擇?
徐紀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一個真實案例,,一位政法干警從不收禮,很本分工作,,但他媽媽得病要盡快做手術,,醫(yī)院讓排隊,那幫人知道后幫著解決了問題,,很快安排了手術,。不做手術媽媽就沒了,普通人怎么抉擇,?作為一個法律捍衛(wèi)者怎么抉擇,?一旦建立關系,交往越來越深,關鍵時刻,,他們說這事你拉我一把,,作為政法干警,你幫不幫,?這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社會要前進,必須遵循秩序,、體系,、法治和公平的原則,必須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柯金鋒:故事講述的20年中,改革面臨的矛盾沖突在劇中有著細膩的呈現,。盡管在這個過程中,,正義的一方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邪惡終于退場,,正義必將回歸,。同時也深刻地提醒了黨員干部,紅線不能踩,,要堅守正道,、去惡揚善。
——看懂了圓滑世故,,方知初心可貴
高啟強們的“黑化”,,恰恰反襯出了安欣面對強大對手時,堅守初心的彌足珍貴,。以安欣為首,、血肉豐滿的正面角色,正是以此展現了向死而生的奮斗精神,。如此真實堅定的人物,,讓觀眾心疼不已的同時,也不禁肅然起敬,。
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共有308名民警、179名輔警因公犧牲,,4334名民警,、3470名輔警因公負傷。
徐紀周:我覺得“狂飆”這兩個字與這些年掃黑除惡工作以及政法系統(tǒng)教育整頓工作的雷霆萬鈞,、雷厲風行是相契合的,。
我們接觸到廣東一位政法干部,,34歲滿頭白發(fā),跟安欣一樣“軸”,。安欣集中了優(yōu)秀干警的所有品質,,是萬千英雄的縮影,他們忠誠,、善良,、有擔當,危險時刻用身軀擋住火藥,,受傷后把搶救機會留給戰(zhàn)友……他們是一群相信“邪不勝正”的掃黑英雄,,為了社會安寧“狂飆”出擊。
丁光飛:《狂飆》塑造了以安欣,、徐忠為代表的一批政法干部敢于亮劍,、善于斗爭、勇于犧牲的形象,,刻畫了李響為代表的一批政法干警的內心掙扎,、彷徨和覺醒過程,體現了政法干警作為普通人的情感心路歷程,,通過這些貼近百姓,、貼近生活的人物塑造,有利于引導人民群眾樹立對公正司法的信心,,取得人民群眾對政法干部的理解,,贏得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的關心支持。
令卓:無論是文藝工作者還是政法干警,,都有各自要堅守的初心,。參演《狂飆》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正義雖然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我作為一名演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演好每一個角色,也是為弘揚正能量出一份綿薄之力,。
楊健哲:我從警17年,,從一個民警干到大隊長,碰到過各種各樣的事情,,見過形形色色的人?,F在社會越來越復雜,執(zhí)法也面臨更大的考驗,。但無論如何,,作為人民警察,,遇到黑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碰到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我們的“工具箱”里還有很多工具。公安民警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有這個信心讓人民群眾放心。
蕩滌:堵住黑惡勢力滋長的縫隙,,播撒“善與正義”的種子
掃黑除惡是一項長期工程,,不能指望畢其功于一役,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任重道遠,。2021年,“推動掃黑除惡常態(tài)化”寫入“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2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系統(tǒng),、完備的規(guī)范反有組織犯罪工作的法律,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標志性成果,,是常態(tài)化掃黑除惡的法治保障,。
——安欣們,勇敢地往前沖,!
丁光飛:《狂飆》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艱巨性,、長期性,感受持續(xù)推進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堅強決心,,從而凝聚起“人人喊打”的社會共識,,使貪腐黑惡勢力處在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形成巨大震懾,。
教育整頓一方面要堅持“越往后越嚴”的方針,把專項斗爭做細做實,,更要堅持“標本兼治”,,從優(yōu)化組織政治生態(tài)、健全選人用人機制,、構建公正公平法治環(huán)境,、重塑清親政商關系等深層次工作上一以貫之、持續(xù)發(fā)力,,把教育整頓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陸志峰:黑惡勢力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利益勾連,。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黑惡勢力滋生的空間,。這就提醒我們,,要始終在心中保持敏感性、警惕性,,堅持打早打小,。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在源頭治理和重點管理上持續(xù)發(fā)力,。強化深挖徹查,,在推進掃黑除惡斗爭“打傘破網”上持續(xù)發(fā)力。
——讓正義為文藝鑄魂
王娜:以《狂飆》為代表的一批反腐掃黑題材影視劇對我國法治社會建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包括對社會成員進行法治宣傳教育的有效途徑,;揭露腐敗黑惡勢力犯罪對社會發(fā)展的巨大危害;展示,、鞏固掃黑除惡的階段性成果,,凸顯堅持不懈開展常態(tài)化反腐、掃黑除惡的堅定決心和客觀必要性,;有助于推動全體社會成員投身于法治建設,、高質量發(fā)展、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有助于審視和反思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增強反腐斗爭、掃黑除惡的信心和決心,。
陸志峰:這部劇的熱映啟示我們要注重借助多元化載體,,引導觀眾去思考教育整頓的意義。對于廣大政法干警來說,,不只是學習規(guī)章制度,,更要從內心牢記法律制度、不忘初心使命,。事實上,,教育整頓不僅僅是隊伍內部的自查自糾,更要發(fā)動群眾來監(jiān)督,,全方位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
——讓文藝為時代放歌
徐康:在創(chuàng)作《狂飆》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我們在與觀眾的溝通當中不停地反思,把握商業(yè)性,、藝術性和教育性的平衡,,抓住觀眾最有共鳴的點,。我們希望輸出正確的價值觀,不是那種說教式的,,而是讓大家看到那些相對比較正能量的點,。能影響到一點點,對我們都是一個很開心的事,。
柯金鋒:《狂飆》之后,,我們不禁思考,文藝怎樣才能更好地塑造那些不凡的普通奮斗者,,將那份來自生活,、源于真實的感動通過藝術升華激勵更多人?這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實踐,,感知奮斗者的喜怒哀樂,,塑造的人物形象才會立體飽滿。既體現人性本色,,又折射時代風貌,,創(chuàng)作出的文藝作品才會具有真實深沉的力量和的魅力。新時代文藝作品的價值導向,,始終應該是用時代奮斗者的故事給予人們精神力量,,用“真”打動人、用“善”鼓舞人,、用“美”感召人,。(記者 俞菀 馬劍 吳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