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鎖在手機屏幕里”的童年——部分農村留守兒童“手機癮”現象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8歲的大寶和5歲的二寶終于要開學了,,爺爺奶奶長舒了一口氣。
這對晉東南小哥倆的寒假生活,,讓爺爺奶奶苦惱又無奈,。一放寒假,哥哥“霸占”了奶奶的手機,,不停地刷短視頻,;弟弟則“霸占”了爺爺的手機,三四個小游戲輪流玩,?!俺燥堃埠安粍樱苡止懿蛔?,要走手機就鬧,。”去年秋天,,大寶架上了“小眼鏡”,,兩個鏡片度數都超過了300度。
小哥倆的狀況是部分鄉(xiāng)村留守兒童“手機癮”現象的縮影,?!靶氯A視點”記者近期在湖南、山西,、河南等部分農村地區(qū)調研發(fā)現,,隨著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部分農村留守兒童沉迷于手機游戲,、短視頻等,,可能對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消極影響。
“手機癮”現象越來越普遍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丁江學校校長曾潔前年曾在山區(qū)支教,。在支教過程中,她發(fā)現,,隨著智能手機加快普及,,農村留守兒童“手機癮”現象越來越普遍。
農村留守兒童大多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在外打工的父母為了聯系方便,,以及幫孩子完成一些學習任務,普遍給孩子買了智能手機,。一些老人不太會操作智能手機,,加上對孫輩過于寵溺,,要求不嚴,最后手機成了孩子打游戲,、看視頻的娛樂工具,。
記者在冀南地區(qū)采訪一對留守小姐妹時,姐姐告訴記者,,學習壓力大,,她喜歡在快手上刷輕松搞笑的短視頻,妹妹則喜歡玩手機游戲,?!鞍嗌洗蠖鄶低瑢W有自己的微信號,平常大家也會聊游戲,,不玩的話跟同學沒法交流,。”妹妹說,。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雷望紅老師曾前往南方多地農村做過相關調研,。她發(fā)現,很多初中學生都有抖音,、快手賬號,,就像當年“80后”人手一個QQ號一樣?!八麄兿矚g看搞笑視頻,,然后把自己模仿的視頻上傳?!?/p>
湖南大學生村官常娟曾在幾個村莊做調研,,發(fā)現一些農村孩子對短視頻軟件的迷戀越來越嚴重。孩子放學走在村頭巷尾,,屋內傳出各種搞笑配樂,,不用進去看就知道準在刷短視頻。
晉北一位公職人員告訴記者,,他8歲的小侄女寒假每天僅刷短視頻的時間就有3個多小時,。“孩子一張嘴,,盡是網上流行的各種‘抖音?!焓止!??!?/p>
“手機價格越來越便宜,應用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成癮,,成了留守兒童最重要的玩伴,。”河南省信陽市一名小學校長說,。
令人擔憂的沉迷
河南省鹿邑縣初中學生靳博的父母在浙江打工,。為了方便聯系,父母為他買了一部手機,。靳博的爺爺告訴記者:“沒想到買了手機后,,他天天打游戲,家里誰也管不住,?!苯┏撩杂谟螒蚝螅瑢W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雖然家庭條件不富裕,,靳博的父母每月會固定給他1000元生活費。他媽媽說:“因為不能陪孩子,,就多給一點錢,,沒想到他把不少錢都拿去玩游戲了。我們在外地,,心里著急,,又管不到他?!?/p>
湖南省一名鄉(xiāng)鎮(zhèn)干部告訴記者,,一到周末,鄉(xiāng)政府墻角經常會有一群中小學生扎堆來蹭網刷視頻,、玩游戲,。這群孩子長期聚集,容易滋生曠課,、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
河南省嵩縣德亭鎮(zhèn)酒店小學教師王予川則總結了“星期一現象”:一些寄宿生周末回家,,沉迷于手機娛樂中,;返校后的第一天,會規(guī)律性地出現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顧嚴說,“手機癮”問題對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學習生活,、家庭關系都有消極影響,,而且網絡上一些涉及暴力,、色情的內容還會潛移默化影響低齡兒童,,有潛在的社會風險。
“通過算法推薦技術,,平臺推送的內容越來越精準,,富有針對性;對自制力不強的未成年人來說,,長期浸淫其中會讓他們信息視野越來越窄,。”常娟說,。
一些家長反映,,盡管一些網絡游戲、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推出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但有的使用效果有限,。比如,一款應用軟件限時40分鐘,,但下載多款應用軟件,,就可以輪流使用,上網總時長仍無法控制,;許多孩子使用爺爺奶奶的手機,,一些程序軟件默認設在成人模式;有的應用軟件卸載重裝后,,可以恢復此前的狀態(tài),,“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
多方發(fā)力營造良好環(huán)境
留守兒童沉迷于手機,,已成為當前部分鄉(xiāng)村面臨的共性問題,,亟待引起家長、學校和全社會的關注,。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薄澳镣瘹w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薄巴瘜O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边^去,,鄉(xiāng)村兒童與大自然接觸更密切,他們的童年生活在某些方面比城市兒童更加豐富多彩,。
雷望紅說,,近20年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鄉(xiāng)村兒童的娛樂時間,、空間被極大地壓縮了,。留在鄉(xiāng)村的兒童玩伴越來越少,在“安全第一”的要求下,,學生放學后往往就是待在家里,。鄉(xiāng)村學校普遍缺乏專業(yè)的體育、音樂,、美術教師,,很少組織相關文體活動。一些留守兒童在感情上比較孤獨,,智能手機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
業(yè)內人士認為,互聯網企業(yè)要嚴格落實法律規(guī)定和政策要求,,防止未成年人手機上癮,。
去年6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明確規(guī)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國家新聞出版署也曾下發(fā)通知,要求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yè)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jié)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顧嚴建議,要積極引導家庭,、學校和互聯網企業(yè)等社會各方面履行各自的責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huán)境,讓更多兒童能夠免于網癮的傷害,。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缺少娛樂活動問題,,雷望紅建議,鄉(xiāng)村學校要加強文體教育,,為學生提供基本的娛樂場所,;多組織讀書會、興趣小組,、健身俱樂部等,,引導學生開展健康的游戲活動,增加學生在校娛樂時間。村集體可通過建設閱覽室,、籃球場,、乒乓球臺等可供青少年活動的場所,組織一些文體比賽,,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減少留守兒童的孤獨感,。(為保護未成年人,,文中部分受訪對象為化名)(記者周楠、孫亮全,、崔俊杰,、翟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