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劉瑩在剛啟用的上海市殘疾人就業(yè)服務中心“陽光201”殘疾人就業(yè)服務綜合平臺新大樓的工作室中制作魔術氣球。
42歲的聽障人士劉瑩總是隨身攜帶電動打氣筒和一袋袋氣球,。只需1分多鐘,,她就能用氣球“變”出活靈活現(xiàn)的小熊、小鴨,,給孩子們帶去驚喜和快樂,。
劉瑩在出生不久的一次肺炎治療時,因用藥不當導致聽覺神經(jīng)受損,,雙耳失聰,。父母多方尋醫(yī)無果只能接受現(xiàn)實,,但身為語文老師的媽媽多年來堅持跟劉瑩通過書寫卡片的方式交流,借此訓練劉瑩寫字和識字能力,,這為劉瑩日后通過書寫方式無障礙交流打下基礎,。
2011年,從事網(wǎng)絡客服工作的劉瑩喜歡上了魔術氣球制作,。她買來材料,,邊看教學邊模仿,還參加了培訓班,,從此和氣球結緣,。在弟弟的婚禮上,劉瑩用氣球制成華麗的拱門,、背景墻和花樣裝飾,,讓到場賓客贊不絕口,這大大增強了劉瑩的信心,,她注冊了自己的公司,,開啟了裝飾氣球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如今劉瑩帶領4位聽障伙伴忙碌在各個活動現(xiàn)場,。她想成為“快樂締造者”,,用自己的氣球為人們帶去歡樂,也為自己的生活打氣,!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