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朝克德力根的女兒哈麗嘎恩在草場上奔跑。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錫林郭勒草原尚未返青,寒意仍未完全消散,,但陣陣“咩咩”的羊羔叫聲卻為這片草原帶來了生機——對于生活在這里的牧民而言,每一個這樣的春天都無比重要。
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牧民朝克德力根(以下簡稱“朝克”)一家又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jié)。接羔,、飲羊,、喂飼草料等,是他們春季里每天的工作,。
朝克的羊圈中,,剛出生不久的“春羔”依偎在羊媽媽身邊。天還沒亮,,一家人的辛勤勞作就開始了:朝克和表哥投喂飼草料,、開圈趕羊,、查看羊群。為及時應對生產羊羔時的突發(fā)狀況,,朝克經常半夜起來去羊圈觀察情況,。朝克的妻子孟根圖雅不僅幫忙接羔,每天早晨還要到牛棚擠牛奶,,為家人準備餐食,;朝克的兩個孩子在課余時間也會幫忙,給小羊羔喂奶,;朝克的父親圖門巴雅爾則負責照顧家里的蒙古馬群……草原春日的生活雖然忙碌,,但井井有條。
看著可愛的小羊羔,,一家人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朝克說:“我們大概是從今年3月18日開始接羊羔的,目前已經接了280多只了,!估計還要再忙一個月呢,。”
隨著農村牧區(qū)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朝克的生活也有了新變化,,他說:“現在有了無線網,還在羊圈安裝了監(jiān)控,。我們通過手機就能隨時在家里看到羊圈里的情況了,,特別方便!”
春季畜牧業(yè)工作是基礎性工作,,更是牧民增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決定著一年畜牧業(yè)生產的成效,也與牧民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息息相關,。當地不斷增強畜牧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接羔保育技術指導力度,,切實做好春季動物防疫工作,。自今年年初至3月30日,西烏珠穆沁旗全旗累計產仔畜58.13萬頭只,,其中大畜10.09萬頭(匹),,小畜48.04萬只,成活率99.18%,,接羔保育工作在許多像朝克這樣的牧民家中有序推進,。
春日暖陽下,朝克漫步在羊群中,,看到新生的羊羔便彎腰查看,。這里是錫林郭勒,,這里是春天的草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春日牧歌”在此奏響,。
新華社記者 王楷焱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