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温州榕园学校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来自未来科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团队走进中小学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创新性的科学实验课。课堂上,孩子们在博士的指导下,动手设计“迷你空调”,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实验成果。这堂课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递,更是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
课堂上,未来科学教育研究院轮值院长刘雪松博士以“空调设计实验课”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电路串并联、滑动变阻器等知识点。孩子们在自制迷你空调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孩子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思维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激发。
未来科学教育研究院秘书长张楠介绍,研究院构建了“三维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通过跨学科知识架构、AI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以及实践与自主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科学教育从“知识搬运”向“能力培养”转变。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科学学科,还能为其他学科提供创新思路。
近年来,温州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科学教育的“加法”政策,探索科学教育新路径。以“科学副校长”制度为抓手,温州推行“五个一”做法:每学期至少一次走进校园作科普讲座,讲述科学故事,宣讲科学家精神;结对一位科学教师,助力学校未来科学名师培养;参与建设一门科学课程,帮助学校建设或完善一门突出前沿性、面向未来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型科学课程;指导一批学生项目,结合“小科学家”评选、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研究提供平台资源,并给予过程指导;与科学教师共上一堂科学课,增加对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了解和认识。本次科学博士进中小学科学课堂又是科学家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
“当课堂不再紧绷,创新的种子便有了破土的力量。”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温州将继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温州这片创新热土,成为孕育“中国式科学教育范式”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