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在福州,悠悠茉莉花茶香萦绕千年,而在这馥郁芬芳中,有一位匠人,以四十余载的执着与热爱,将福州茉莉花茶这一千年非遗技艺悉心守护、传承至今。他,便是闽榕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德星。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王德星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制茶技艺的高度褒奖,更是对福州茉莉花茶千年深厚文化的崇高礼赞。
百年茶香,四代传承的悠悠脉络
王德星的制茶旅程,起始于家族传承的温暖脉络。1905年,怀着“大国崛起、重振经纶”的壮志豪情,他的曾祖父王仲串于福州创立“大经茶庄”,就此拉开了家族茉莉花茶事业的百年大幕。自幼在茶香氤氲中成长的王德星,师从父亲王马俤,潜心研习福州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1982年,王德星敏锐地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怀揣着仅有的“500 元家当”,创立了福州市城门敖峰闽榕茶厂(即如今的闽榕茶业有限公司),从此踏上了一条艰辛却又充满希望的福州茉莉花茶发展之路。
闽榕茶业创始人王德星
四十余年来,王德星的身影穿梭于大半个中国,行程累计超过30万公里。他就像一位播洒茶香的使者,所到之处,福州茉莉花茶的馥郁香气便飘散开来,让这一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闽榕茶业已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而王德星也凭借着卓越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世界茉莉花茶传承大师”“国茶工匠・制茶大师”等诸多美誉。
大经茶庄旧照
“非遗”活态传承,科技赋能的创新乐章
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德星深知,既要坚守手工制茶的灵魂与精髓,更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拥抱现代科技。他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巧妙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这两种“乐器”和谐奏响。他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成功研发出《一种单瓣醇香茉莉花茶的窨制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成果还荣获福州市专利奖优秀奖、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殊荣。
王德星积极投身于茉莉花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他参与制定茉莉花茶国家标准,主持《茉莉白茶》团体标准,参与《茉莉红茶》行业标准的起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率先倡议并起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省级地方标准,为福州茉莉花茶的非遗保护筑牢了坚实根基。截至目前,他已获得茉莉花茶相关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47件、外观专利33件,成为茉莉花茶行业的技术引领者。
匠心育人,传承“非遗”薪火的使命担当
“人的一生要专注做好一件事”,这是王德星时常挂在嘴边的肺腑之言。他不仅在自身技艺上精益求精,更将培养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视为己任。如今,他已悉心培育了11位徒弟,其中4位成为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位被评为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5位荣获福州市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人称号。在王德星的引领下,这些徒弟们巧妙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为福州茉莉花茶的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王德星常说:“福州乃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传承和保护这一技艺,是我们每一位茶人的神圣责任。”他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以一颗赤诚之心,为非遗传承事业默默耕耘。
致富思源,践行社会责任的温暖力量
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王德星始终心怀感恩。他深知,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善举践行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诠释着“致富思源” 的高尚情怀。
“品茶品人生”,王德星以此道出他对茶的深情热爱与深刻理解。在他眼中,福州茉莉花茶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深感责任重大。展望未来,他将继续以科技赋能为强劲引擎,以茉莉花生产基地为坚实载体,致力于将茉莉花茶转化为富民的特色经济,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播倾尽全力。
王德星,这位专注而坚毅的匠人,他用匠心守护茶香,用行动传承非遗。正如他所言,“守护福州茉莉花茶,是我一生的追求”。这份矢志不渝的追求,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文化的坚守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