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所以坚守。”思考片刻后,夏美丝这样解释她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从教48载,在校长的岗位上26年,她从三尺讲台开始深耕教坛,不仅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学生,更是为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输送了养分。
全国星星火炬带头人、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省课程改革先锋模范校长、省三八红旗手、金华市首批名校长、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夏美丝的光环不计其数,而这些荣誉的起点都是她热爱教育的真心与初心。
执粉笔如秉烛 点亮知识火种
1978年,夏美丝从金华师范学校理化科毕业,肩上也承担起了教书育人的重担。走向教师岗位相当于端起了那个年代的“铁饭碗”“勤奋 朴实 献身 创造”的师范精神,“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师范校训,也成为她人生中的庄严承诺。
6年后,夏美丝历经高中、初中的教学洗礼,来到金华市环城小学。相比于初高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完全不同。“这样的跨度相当于改行。”夏美丝说,但正是环城小学的教学经历让她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成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时影响她至深的是环城小学校长朱桂香。作为一名新来的年轻教师,夏美丝在环城小学刚开始试着上语文课。“因为没有经验,走上讲台前都没有把握。”她回忆,新岗位让她无所适从。而朱桂香校长带着一个本子就走进她的课堂,听完她讲课后对她说:“夏美丝你是理科生,想不到语文也教得那么好!”温暖的鼓励给她带来莫大信心。
后来夏美丝重新教回数学课,在班里创新实施“作业批改优分制”“作业选做套餐制”,全新教学方式的背后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不同的孩子定制不同的作业套餐,极大调动学生写作业兴趣,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状态。“我教的数学课从来没有补课过,但我们班每一学年的测试统考,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夏美丝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外,她还积极承担现代小学数学的省级实验课题,这是刚刚兴起的学科改革,她带的实验班共有49名学生,整班升入金华市第四中学,后来总共有20多名考上金华一中。“录取率相当高,这说明‘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具有后劲足的优势。”夏美丝说。
天性喜欢小孩、不惧变化挑战、勇于开拓创新,夏美丝的职业生涯不仅得到了领导的培养呵护,同事的关心关爱,更有学生的尊敬与家长的信任。多年来,她在教师这条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成了更高的成就,收获了更多的认可,这一切都让她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执牛耳如掌舵 创建一流名校
东苑小学筚路蓝缕的创校史,不少人都耳熟能详。1999年东苑小学正式成立,夏美丝出任首任校长,当时学校面积24亩,1栋教学楼24个教室,学生不足300名。
“8月31日学生要报到,8月29日课桌椅还没到位,学校建筑垃圾未清,水电未通。”时至今日,26年前的窘境依然历历在目。第一年开学筹备工作在夜以继日的忙碌中顺利进行,而横亘在夏美丝面前的问题络绎不绝,其中一个就是教师队伍。当时东苑小学仅有29名教师,且专业素养、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那时候最难过的就是学生家长对东苑小学还不认可,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东苑。”夏美丝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顾最初的创校岁月,她感叹创校不易、塑品更难。“优秀是‘逼’出来的,也是奋斗出来的。”夏美丝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特别讲奉献、特别勇担当”带头冲锋,下定决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对年轻教师要多鼓励,对老教师也要多包容。”她从一线教师走上校长的岗位,深刻理解教师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因此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既充满人性化的温暖也带着奋勇争先的劲头。正是这种严慈并济的管理与温暖如家的氛围,最终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
夏美丝首先从老师的着装开始,逐渐规范老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老师要在外形上、精神上尽量展现美的一面,让学生有愉悦的感受,对他们的成长有益处。”她说。她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东苑的老师,事事垂范,老师们身体力行,在她的鼓励下快速成长。
班主任对孩子影响大,夏美丝提议成立了“东苑小学班主任工作坊”,帮助班主任更多地体验苦中有乐的美好情绪,珍惜和孩子们的感情,找到归属感。“班主任工作坊”还将全校班主任的优秀班会课录像,把班会设计和班主任工作论文等资料收集到学校网站上,征集“我的教育故事”汇编成书,年终编写《班主任工作得失录》。
在东苑小学期间,夏美丝着力培养出2名特级教师、5位省春蚕奖获得者;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等80余项荣誉称号。夏美丝本人成为全国“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并获得省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等殊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而这里的学生也是幸福的,剪纸、象棋、十字绣、篮球、小发明、金华道情、航模、乒乓……在东苑小学,有一个庞大的校本课程体系,每周五下午半天时间,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特长班,在玩中学习。除本校老师外,还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校外专家为孩子们讲课、示范和指点。校本课程开发在东苑经历过几度开发,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发展个性、实现梦想并从中受益。
“我希望师生都能成为大气、雅气、灵气、朝气的人,能做到言之有训、行之有范、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我们培养的人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校园,关心家乡,学做大写的人。”夏美丝是如此要求的,也是如此做的。如今,东苑小学在校学生3400余人,成为金华市区规模最大的小学,也成了家长、孩子心中的一流名校。
发余热如架桥 铺就未来通途
今年夏美丝已经69岁,如今她是金华市双溪实验学校的校长。“我为教育奉献了一辈子,无愧于心。”
2023年,为提升金华开发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双溪西路城市有机更新需要,开发区将西苑中学迁入宾虹路新校区,成立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金华市双溪实验学校,保障片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
双溪实验学校通过委托管理,引进绿城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课堂教学管理、线上线下教学研究等方面重点发力,把学校打造成为硬件一流、管理一流、特色一流、质量一流的优质名校。
“学校的声誉是靠一代一代人创出来的,不是说一朝就能形成的,要形成学校品牌,还要从最基础的做起。”夏美丝说。第一,要打造具有双溪辨识度的教师形象;第二,提升教学质量,要从教学规范基础抓起,抓好集体备课;第三,我们的学校要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
“课堂要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好问题才能成就好课堂。”夏美丝从学校开学第一天起,就坚持“一线作战”,时常走进课堂巡课,观察教师的上课状态,关注学生的听课态度,她的听课笔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教师每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他对教学改进的思考和建议,多年从未间断。
这种“走动式”教学管理,拉近了与师生的距离。她常说:“教育就是让校长看见师生每个人的进步,也让师生看到校长。”正是在无数次巡课、听课、评课与研讨中,夏美丝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迭代升级,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显著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精神可以立校,吃苦可抵万难。夏美丝以身作则,将一种拼劲融入日常,一年到头“泡”在校园。年轻教师吴佳琰深有感触:“夏校长的认真让我们丝毫不敢懈怠,时刻提醒大家要给学生呈现最精彩的课堂。”在夏美丝眼中,教育是“有温度的事业”,不仅要成就学生更要成就老师。
夏美丝每到学校就像打鸡血一样充满了生命力,而更令她欣慰的是看到更多年轻教师接过接力棒:“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长征。”(金开 记者 俞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