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火锅协会主办,中国饭店协会火锅专委会支持,巴奴毛肚火锅承办的“川渝火锅头牌菜—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在巴奴原阳央厨召开。
“非你莫属”的产品哲学
创始人杜中兵表示,从创业之初,杜中兵便将“产品主义”刻入品牌基因。巴奴的菜单上,拒绝工业火碱发制的毛肚、自然生长的井水黄豆芽、内蒙草原羔羊肉等招牌菜品,无一不强调对食材的极致追求。“火锅的底层逻辑永远是产品,”杜中兵说,“只有做到让人感觉‘非你莫属’,品牌才能真正立住。”
这一理念曾让巴奴面临争议。早年,当同行免费提供锅底时,巴奴因坚持“一锅一料”收取18元锅底费,被贴上“贵”的标签。但杜中兵认为,成本高源于对食材的坚持——比如用木瓜蛋白酶技术取代火碱发制毛肚,推动自然生长的井水豆芽。尽管初期供应链不成熟、供应商不配合,他仍选择坚持,最终将小众食材如绣球菌、365天鲜笋打造成爆款,甚至带动了地方产业链的发展。
从“选品公司”到助农桥梁
杜中兵将巴奴定义为“食材的搬运工”,而非生产者。从福建绣球菌到云南鲜笋,再到河南汝阳红薯,巴奴的选品逻辑不仅满足口味创新,还成为助农的纽带。例如,汝阳红里村的红薯通过巴奴门店打开销路,当地农户因此增收。
回顾创业路,杜中兵总结:“慢点来,小里做,先在一个城市赢得口碑。”他建议创业者想清两个问题: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能否坚持初心,即便短期不盈利?在他看来,“破釜沉舟、不留后路”是唯一的制胜法则。2024年,巴奴新增30余家门店,同时下调客单价以扩大消费群体。面对质疑,杜中兵始终淡然:“品牌立住需要时间,这是一场与消费者的博弈。只要价值被认可,争议终会沉淀。”
“每个时代都有更强的对手,但真正的企业家应成为行业专家,用毕生精力把一件事做透。”杜中兵说。
【纠错】 【责任编辑: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