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相互促进作用下,智能驾驶技术日渐普及,“全民智驾”时代即将到来,对智能驾驶系统开展充分验证与客观评价的必要性越来越高。近日,中汽研科技智能驾驶测试平台技术总监胡硕,围绕产业需求与测试验证技术前沿开展深度对话,为行业带来智驾性能提升解决方案。
专家简介:
胡硕,中汽研科技智能驾驶测试平台技术总监,智能驾驶对标测试工作组召集人。主要负责智能驾驶测评技术与体系研究、辅助驾驶标准化及科研工作。搭建起覆盖华南区域主机厂、主流供应商、测试机构的智能驾驶对标测试数据共享平台,对推动区域内企业智能驾驶技术的交流与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期支撑自动驾驶准入试点、深圳市智能网联产品目录等相关政策研究,牵头参与功能型无人车、自动驾驶汽车交规符合性等领域10余项团体、地方标准。建设完成智能驾驶多维度测评体系与专业测试团队,覆盖法规应对、极限场景等测评难点问题,累计开展80余个车型智驾系统测试,积累了丰富的测试经验。
在智能驾驶深度测评技术赋能智驾产品质量系统性提升方面,胡硕认为,全方位、系统性评估智能驾驶系统质量水平,核心在于构建多维度评测体系。“中汽研科技在C-ICAP等公开测评规程的基础上开展深化与延伸,通过200个测试项与140余个细分场景,构建起覆盖城市、高速、泊车三大模块的安全、效率、舒适等核心量化指标体系。基于环境熵分级(低/中/高)和多车同步测试方法,确保了评测的客观性,帮助车企精准定位功能短板。”胡硕说。
他进一步补充说:“可结合多车对比测试进行论证,通过具体指标的直接对比,直观暴露竞品差距,同步测试还能验证不同技术路线(如纯视觉vs激光雷达)的优劣势,为技术选型提供参考。中汽研科技智驾测评体系还积极引入雨天、雾天、夜间逆光等高风险场景,覆盖常见事故高发条件,如模拟暴雨中行人横穿,测试紧急制动响应,推动行业强化极端环境感知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
关于测评技术发展趋势,胡硕表示,“未来智能驾驶测评发展趋势是从功能验证转向体验驱动。当前行业主流产品各类大模型上车,通过端到端整合感知与规划,测评重点将从典型场景验证偏向拟人化决策能力评价。此外,联邦学习与隐私计算技术将解决数据合规难题,加速跨车企数据协作。通过‘最小感知单元’筛选高频场景,剔除雨雪天、夜间等边缘场景,集中资源优化用户核心体验。同时引入自学习能力测试,多次重复路线测试验证系统迭代能力,推动算法动态优化。”
另一方面,平衡功能创新与用户体验同样重要,胡硕认为,交互与DMS监测是关键。多个智能驾驶测评规程均将交互测试占比不断提升,通过仿真画面优化和预警措施设计,缩小用户认知与系统能力的鸿沟,降低误用风险,提升消费者对智能驾驶信心。同时也需加强用户教育,可通过虚拟仿真培训或场景化手册等途径,提升功能透明度,实时显示系统决策逻辑。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向大规模推广的新阶段,中汽研科技打造深度测评体系,该体系不仅强调了安全性、合规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更通过实车与仿真相结合的检测环境,全面提升了智能驾驶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助力智驾产品技术成熟度与产品质量提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